當前,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專利大國。相關數據顯示,我國發明專利申請已經連續5年位居世界首位,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100萬件。如何盤活利用好這些專利資源,使其更好地產生經濟效益,既是當前加快實現由科技強到產業強、經濟強的關鍵,也是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亟待破解的核心問題。
在此過程中,知識產權服務業發揮重要作用。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通過對創新企業提供包括知識產權創造、運用、保護、管理等服務,保護創新成果,維護創新主體的合法權益。企業通過與專業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合作,可以全面掌握相關領域的知識產權信息,制定合理的知識產權戰略。因此,知識產權服務是否專業是影響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成敗的重要因素。
近些年,伴隨著國內知識產權意識的提升,我國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迅速,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形成了一定規模,同時也取得了一定成就,填補了我國原有的空白,一定程度上順應了我國知識產權的發展形勢。但是,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也面臨著多而不優、大而不強的局面,亟需從數量優勢向質量優勢的轉變。此外,當前我國知識產權服務還存在供求渠道不夠暢通的問題。一方面,創新主體對知識產權服務的要求日益提高,卻苦于難以找到專業化、高質量、信得過的服務機構;另一方面,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在尋找和開發客戶方面,存在途徑窄、成本高、效率低等諸多困難。這就需要知識產權服務的供給側與需求側協同發力,一方面提升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專業水平,另一方面,通過政府部門的引導工作,打通知識產權服務對接創新主體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當前,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經開展了相關工作,進行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培育工作,旨在培育一批專業化、國際化的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,充分借鑒品牌機構的發展經驗,為市場主體和創新主體的知識產權發展提供有效支撐和保障。遍布全國的品牌機構為創新主體提供專業化的服務,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培育前后數據顯示,品牌機構專業人員數量平均增長53%,客戶數量平均增長90%,營業收入平均增長68%,各項重要指標遠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。
在企業的創新應用過程中,知識產權既可以成為推動創新的工具,也可能成為企業進行不正當競爭的刀具。在此過程中,一些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唯利是圖,參與到知識產權濫用和企業不正當競爭中,這就需要政府加強管控,也需要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加強自律,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,并對服務企業進行正向引導,推動我國知識產權進入良性發展軌道。(原文來源:經濟日報作者:袁 勇)
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、圖片、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,本網站采用的非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,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,或不應無償使用,請及時留言通知我們,以迅速采取適當措施,如刪除或支付稿酬,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。